今天是   江西省樟树市人民检察院
本网站已支持IPv6网络
检察概况
人员信息
组织机构
检察长信箱
微信二维码
微信二维码
客户端二维码
客户端二维码
 
当前位置:首页>>检察动态
【以案释法践初心】疲劳驾驶撞上护栏致同乘人死亡,获刑!
时间:2025-03-21  作者:  新闻来源:  【字号: | |

案情回顾

2024年6月17日10时39分许,被告人杨某某驾驶湘J*****小型客车在东昌高速公路由东往西行驶,行驶至91Km+366m处时,因疲劳驾驶导致车辆撞上高速公路中央护栏,造成乘车人被害人黄某某死亡,乘车人李某某等两人受伤,车辆不同程度受损的道路交通事故。经高速交警认定,杨某某因疲劳驾驶,负事故全部责任。检察机关经审查后,以杨某某涉嫌交通肇事罪提起公诉,法院最终判处其有期徒刑一年,缓刑一年六个月。


争议焦点与法律分析

1.单方事故是否构成交通肇事罪?

部分公众认为,交通肇事罪仅适用于多方事故,如碰撞他人车辆或行人。但根据《刑法》第一百三十三条及司法解释,交通肇事罪的构成要件核心在于“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”并造成严重后果,无论事故形态是单方还是多方。本案中,杨某某因疲劳驾驶引发单方事故致人死亡,且负全部责任,符合“致一人死亡+主要或全部责任”的入罪标准。

2.过失行为与因果关系的认定

杨某某的过失体现为两点:

未履行安全驾驶义务:未注意休息,疲劳驾驶,导致车辆失控;

未采取必要保护措施:未要求同乘人员系上安全带,加重了事故后果。

侦查机关通过调取路面监控、证人证言、司法鉴定等证据,证实其过失行为与黄某某死亡结果存在直接因果关系。


检察机关履职过程

1.全面审查证据:检察机关复核了事故现场勘查记录、司法鉴定报告、证人证言、监控视频等证据,确保责任划分客观公正。

2.释法说理化解矛盾:针对被害人家属的质疑,检察官结合类案判决,说明杨某某虽非故意,但其过失行为已触犯刑法,需承担刑事责任;同时促成杨某某家属积极赔偿,取得被害方谅解。


法条链接


《刑法》第一百三十三条: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致重大事故,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。

《道路交通安全法》第二十二条:驾驶人须按操作规范安全驾驶。


检察官提醒


1.摒弃“单方事故无责”误区:即使未碰撞其他主体,若因自身过失致人伤亡,仍可能构成犯罪。

2.安全细节关乎生命:请勿疲劳驾驶、控制车速、观察路况是驾驶者的法定义务,侥幸心理易酿大祸。

3.刑事与民事责任分离:即使达成民事和解,仍需承担刑事责任,但积极赔偿可作为量刑从宽情节。


结语

本案通过厘清单方事故的刑事责任边界,彰显了检察机关“罪责刑相适应”的司法理念。交通肇事罪的本质是对公共安全秩序的维护,任何违反交规的过失行为,均可能突破法律红线。检察机关将持续强化法律监督,以个案推动社会治理,筑牢交通安全防线。


 江西省樟树市人民检察院
地址:江西省樟树市杏佛路65号 邮编:331200
技术支持:正义网 京ICP备10217144号-1
本网网页设计、图标、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转载、摘编或建立镜像,禁止作为任何商业用途的使用。